首先,事实(知识)判断不等于价值判断。两者有区别,事实(知识)判断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价值判断解决的是“怎么样”的问题;两者也有联系,价值判断以事实(知识)判断为基础,事实(知识)判断以价值判断为指导。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确立思想政治方向、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提高法律与道德修养的公民教育课程”,也就是说价值观引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生命线。从事实(知识)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关系看,只有教师讲清了党的相关知识,学生才有可能认同党;但是如果教师只是停留于或满足于讲清知识的层面,学生获得的只是满足考试需要的知识层面的“中国共产党”,而没有关乎到学生的思想成长和理想信念,也是不够的。因为这些知识是外在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我们教师需要建构起学生生活经验与党的知识之间的情感关联,让知识充满情感的温度。那么,如何构建两者的关联呢?一部艰难曲折、波澜壮阔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其实就是一个最大的励志经典案例,中国共产党员群体也可以整体化为一个艰苦奋斗、不忘初心的“人”。教师可以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去理解、挖掘、整合中国共产党这个群体形象的精神财富,引导学生在情感上接受、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在思想上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

其次,活动展示不等于情境生成。教学情境化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逐步建立政治认同。然而,有活动引入,并不代表有情境,情境素材的选择和安排应该遵循学科的逻辑、教的逻辑、学的逻辑。教学情境应该是真实的,即便是虚拟的教学情境也应该遵循逻辑。笔者曾观摩过一节公开课,执教教师设置如下情境:假如你光荣入党,你打算怎样为同学服务?学生争相回答,但都只是照本宣科式的熟练朗读。据笔者的教育观察,这种表面的课堂热闹并不是个案。这个执教者创设的并不是虚拟情境,而是虚假情境,教师并没有通过设置情境来有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如此教学的结果就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党的相关知识当做机械僵化的教条来对待,容易使学生简单地认为党的形象只是一些类似数理公式的没有温度的知识堆积。学生从这样的课堂中能有多少真正的受益呢?为避免类似虚假教学的尴尬,高中政治教师需要做一个研究型教师,不仅要研究课程标准、教科书等书面教学计划,也应该去研究不同背景(如班级、城乡、性别、民族等)的学生对于当前中国政治的实际态度等隐性课程资源,因为学生生活于丰富复杂的现实世界,而不是真空之中,所以教学的起点并不是可供教师任意涂抹的“白板”学生,而是早已打上生活烙印的“多彩”学生。教学的逻辑应该以学生生活的逻辑为中心,当学科知识的逻辑与学生生活的逻辑发生矛盾时,前者应该服从后者。

最后,高中政治教师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基于不断推进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要引领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我们首先需要反思的是,高中政治教师是否做到了这“四真”。如果一个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而不去解释现实生活,或者停留于表面热闹而不能切中学生思想,我们很难说该教师是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有可能是误入非马克思主义之道,进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贬低甚至否定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学科价值和理论意义。高中政治教师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需要明确自己的教育使命。与一般教师相比,高中政治教师的特殊性不仅在于其学科知识的特殊,更在于教育责任的特殊,即培养有信仰、有理想、有尊严、有担当的中国公民,这一特殊的教育使命不仅对高中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要增强学科自觉、学科自信,也要求高中政治教师成长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要在马言马,更要信马卫马,密切关注当前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中的新挑战、新问题,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需要,勇于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回应学生的重要关切,树立理论自觉、理论自信,帮助他们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

【本文发表于《教学月刊·政治教学》2017年第7-8合刊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