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明

1816年10月28日,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讲授哲学史之时,开篇讲道:“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至于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牺牲在里面。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然而在近两百年之后的现时代,密涅瓦的猫头鹰仍然栖落于枝梢,人的精神世界仍处昏暗之中。

一、当代社会的主体性困惑

作为追求普遍性的类存在,人永不满足于可感世界的安逸,而不断追问全部生存的根本依据和生活世界的终极价值,以超越有限存在的应然状态检视现存世界的合理性,从而确证自身存在的意义世界。在多元化的当代消费社会,人们原有的共同的价值理念被逐渐消解,而新的价值理念尚未形成,社会日益原子化。作为个体化存在的主体,我们陷入了主体性困惑之中。

在市场经济规律驱动之下,个体的劳动价值须以可计算的效率和可量化的业绩来衡量,于是功利主义与实证主义被奉为圭臬。资本的逻辑越出了经济生产领域,全面地渗透到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深刻地改造着社会化个体的思维和行为。在资本逻辑的宰制下,作为一项经济资源的完整的个体的人逐渐成为与市场上其他商品趋同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商品,人的价值被物的价值所遮蔽,物的价值高于人的价值,人在“贬值”。个体的主体性表面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张扬和解放,实质上由于个体对商品的绝对依赖,他已经无法逃脱资本规律的魔咒,甚至个体本身也是商品生产的结果。奴役人、压抑人、控制人的商品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媒介无孔不入地刺激着人们虚假的消费需求,使人陷入一种重占有的生活方式,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弗洛姆所揭示的那样,“消费是一种占有形式,也就是今天‘商品过剩社会’中一种最重要的占有形式,消费可以减轻人的恐惧心理,因为消费掉了的东西不会被人拿走了,但是这却迫使我越来越多地去消费,因此一度消费了的东西不能永远满足我的要求。现代的消费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示:我所占有的和所消费的东西即是我的存在”。然而,人不仅是一种物质性存在,更是一种精神性存在。人需要持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求生存,但是人更应该追问资本生产逻辑背后所蕴含的目的与价值,否则人就会为了生产而去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