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培养人发展人的力量,也有压抑人消解人的力量。换言之,如果教育的繁荣只是停留于教育技术的高明和教育业绩的高超,那么我们的教育所培养的人能真正站起来吗?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事业,教育的繁荣不仅体现在物理空间和技术运用的现代化,更应该体现在人(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在精神上站起来,超越社会的现实规定性。正如我国当代著名教育理论家鲁洁先生所言,“理想的教育并不是要以各种现实的规定性去束缚人、限制人,而是要使人从现实性看到各种发展的可能性,并善于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它要使人树立起发展与超越现实的理想,并善于将理想赋之于现实。培养一种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人,超越意识与超越能力相统一的人,这才是教育之宗旨。”也就是说,教育应该培养人的基于社会现实的超越性和创造性,任何使人只是无批判地接受现实的教育都是应该被唾弃的。

三是肩负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使命。知识分子应该自觉地避免成为资本逻辑的代言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来讲,我们必须清醒地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发展。必须承认的是,现在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演绎,缺乏对现实实践的应有关注。也就是说,一些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只是将马克思复活于纸本之中,而没有将其生成于实践之中。理论的单纯演绎只会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背离,只会扼杀马克思主义应有的批判精神和实践真谛。

作为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我们应该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恢复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我们需要打破教条主义和机械论的“假”马克思主义的桎梏。其次,将理论批判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我们不仅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考察现实社会生活的工具,更要将其作为个人道德实践的“自律”。最后,创造现代中国哲学文化。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拿来主义都无法使我们民族真正站立起来。只有创造具有广泛吸引力的现代中国哲学文化,我们民族才能不仅在政治经济上站起来,并且在精神上站起来。

总之,我们要在精神上站起来,需要我们走出狭隘的经验世界,对习以为常的观念和隐性缄默的想法予以理性的批判,因为我们往往将关于对象的主观认识误作为所认识的客观对象,但是我们的批判不能只是停留于思辨的层面,而应该深入到现实实践之中,在对社会整体的总体性与历史性的把握之中来确证个体的人生方向。

(本文载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高中版),2013年第6期,第68-69页。)

上一页  [1] [2] [3]